单音节形容词作补语和状语的教学

 

刘新春

 

美国阿克伦大学孔子学院

 

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很多学者的文章都显示出这是留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美国学生会把汉语中形容词作补语和形容词作状语的句子混淆,如出现天冷了,妈妈让我们穿多衣服等类似的句子。如何借助已有的本体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解决这个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有意义上的区别。

刘月华(1982)认为,在表达功能上,大多数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时,其作用在于描写动作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时,很少描写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单音节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时,一般不描写动作,而表示动作的结果使施事或受事发生了变化 单音节形容词作程度补语时,可以描写动作,但在单句中形容词前面一般要有其他修饰语 单音节形容词作程度补语,还可以说明、描写动作的施事或受事,形容词前面往往有其他修饰语

王还(1984)认为状语和补语的区别是(补语)很多是说明既成事实的。和补语不同,状语的重点不在说明动作的结果,而在描述动作当时的状态、方式,或动作者主观上以何种态度进行动作。

总而言之,形容词作状语时,是对动词进行修饰,多表示动作及施动者本身所具有的情况,形容词作补语时,多是补充说明动作行的结果;形容词在动词前作状语,表达的情状一般是在动词所表动作之前就具有的。这种状态先于动作起点,又伴随整个动作过程。形容词在动词后作补语表示的情状一般在动作行为开始之后才产生。有时形容词作补语表达的情状和动词表达的动作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形容词作补语表达的情状产生于动词所表动作结束之后。

其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

英语中形容词一般是作补语和定语,而汉语中形容词既可以作状语,又可以作补语。这样,在该用形容词作状语的时候,美国学生常常会把形容词放在补语位置。比如学生常常会说我饿了,妈妈让我们吃多面包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用汉语来正确地表达应该是把单音形容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说成多吃面包。这种偏误出现的原因就是受了母语英语的影响,英语中要表达多吃面包一般说成eat more bread。学生在用汉语进行表达时,就把英语的句法结构也直接运用于汉语中,直译成汉语的吃多面包,这样就造出了不合汉语语法的错误句子。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直译的情况。要多举一些汉英对比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英语和汉语所使用的语法结构是有很大差别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其中的不同,自觉地去避免这种偏误。不仅如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交给学生一些简单明了的形式化的东西,以便于他们掌握,例如:

1)单音形容词作状语有两种格式:

主+状+动

主+状+动+宾

从表达功能上看,主+状+动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

主+状+动=(主+动,状+动)

主+状+动=(主+状,主+动)

前者如:你快跑,后者如:他们傻笑。

主+状+动+宾有三种类型,分别是:

主+状+动+宾=(主+动+宾,状+动)  你少去她家。

主+状+动+宾=(主+状,主+动+宾)  富士康急招工人。

主+状+动+宾=(主+动+宾,宾+状)  人们深挖洞,广积粮。

2)单音形容词作补语也有两种格式:

主+动+补

主+动+补+宾

从表达功能上看,主+动+补可分为两种:

主+动+补=(主+动,动+补),如你说慢了

主+动+补=(主+动,主+补),如她唱累了

   主+动+补+宾在表达功能有三种类型:

        主+动+补+宾=(主+动+宾,动+补),如他买多了衣服

主+动+补+宾=(主+动+宾,主+补),如他们吃饱了饭。

主+动+补+宾=(主+动+宾,宾+补),如猪吃少了玉米。

总结表达功能,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强调动作用状语,强调结果用补语;施动者可控的用状语,不可控或者没有控制住的用补语;施动者希望达到或还没有达到的一般用状语,消极的或者已经完成的用补语。另外,还需要点出来形容词做补语的时候,形容词后一般用,而作状语时,一般不用或者在动词后加

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我们尝试对此进行初步分析,期待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