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两种“在-L”句式的语义分析

 

Zhirong Wang

Columbia University

 

 

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在L ( L=处所) 这一介词组既可以出现在动词组(VP)之前形成“在L-VP”结构,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组之后成为“VP-L”结构。如果用现代汉语来表述英文 He put several apples on the table 这句话的意思,下面的两个句子似乎都合适。

            a) 他在桌子上放了几个苹果。

            b) 他放了几个苹果在桌子上。

a) 中,介词组“在桌子上”出现在动词组“放了几个苹果”之前,形成“在L-V#O”结构(我们称之为A式),而b) 中介词组“在桌子上”则出现在动词组“放了几个苹果”之后,形成“V#O-L”句式(我们称之为B式)。

            那么,A式和B式除了语序的不同以外,表达的语义有没有不同呢?由于对这两种句式的研究有限,我们在一般的中文教学课堂上不容易给学生解释得很清楚,因此学生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AB两种句式可以随意互换;但当学生说出像c或者d里面的句子时,老师又不得不向学生解释二者的区别。

c)   我在河里捉了条鱼                            d)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那首诗    

      *我捉了条鱼在河里                                *他写下了那首诗在黑板上

cd中的句子可以看出, A式和B式的功能显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应该用A式?什么时候可以用B式?有哪些因素在制约着这两种句式的随意互换?本文试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这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1.  前人的研究

 

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了动前“在L”和动后“在L”在语义表达上的不同。王还(19571980)对这两种“在L”结构做过研究,她得出的结论是:“在L 在“在L-VP”中表示动作发生或状态存在的处所,在“VP-L”中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达到的处所。

王先生的这一结论很重要,可以解释很多像c) 中第二个句子这样的错句。我们可以说,“鱼”的处所通过“捉”这一动作的发生不在“河里”了。所以不能用这一句式表达。但这一结论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看d) 中的第二个句子,它属于“VP-L”结构,其表达的语义完全符合王还先生得出的结论,“在黑板上”表示的正是“那首诗”通过“写”这个动作到达的处所,那为什么这个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不成立呢?

后来的学者在王还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又做了许多研究,宗旨都是希望更好更简单地解释跟“在L”句式相关的一些问题。戴浩一(1988)提出了制约语序的时间顺序原则(PTS):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戴浩一是以动词作为参照点,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跟动词有语义联系的成分。这个理论运用到动前和动后“在L”句中,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我在水里扔”和“我扔在水里”的不同:前者是我先“在水里”然后再“扔”,而后者则是动作“扔”先发生,然后才有物体达到的处所“在水里”。

PTS对研究汉语句子结构的生成很重要,用它可以解释很多只靠分析句法结构不能解释的现象。但对“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和“我写了几个字在黑板上”这类句式就很难用PTS原则区分清楚。我们不能将二者的区别简单说成是前者是我先在“在黑板上”然后再写。后者是我先写,然后字出现在黑板上。

俞咏梅(1999)认为 “在L”在动前和动后的语义指向是相同的,它们与动词之间的制约原则(即句法层次)也完全相同。她认为我们之所以用两种语序是为了表达不同的动词时态(aspect):动前“在L”仅仅是说话者一种预期的动作方向,不是已然的终点。也就是说,“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中的“黑板上”是预期终点,先于写的动作。而动后“在L”相对于动作和受事具有一种已然性。所以,“写几个字在黑板上”中的“黑板上”是已然终点。先有动作,字后“在黑板上”,她认为这种语序结构和动词的完成体相关。

沈家煊(1999)认为像“我写了几个字在黑板上” 这种必须带有数量宾语的动后“在L”句式都有“达成”或者“已然”的意味。这跟俞咏梅的看法有些相似,但他说的“已然”是指动词的已然语态,而不是已然终点。

另外,沈家煊认为A式跟B式表述的整体意义也不相同:A式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在某处所发生某动作”,而B式的意义则是“动作作用下事物达到某处所,动作和达到是两个分离过程”。也就是说,上面a 句的整体意义是 “在桌子上”,“放几个苹果”这一动作发生了;而b 句表述的是由于“放”这个动作,“几个苹果”达到了 “桌子上”,“放苹果”和“苹果在桌子上”是两个分离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他的看法跟王还的基本上一致。

崔希亮(2002)认为汉语中A式和B式的存在是表达功能的需求。他用了背景和前景这两个概念来说明。前景信息是一个句子中最重要的那个信息,其他信息都是背景信息。他认为:“现代汉语中,状语总是背景信息,而补语总是前景信息”。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在黑板上写”中的“在黑板上”就是背景信息,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而“我写在黑板上”中的“在黑板上”则是前景信息,即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

这似乎也有问题,比方说,“我在哪儿写?”一句中,按照崔的说法,最重要的信息只能是“写”而不是“在哪儿”。如果“在哪儿”最重要,人们就应该说成“我写在哪儿?”。同样 ,“给我打,给我狠狠地打”这样的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只能是“打”。但一般人都会认为“在哪儿”“狠狠地”是句子要表达的焦点,焦点算不算最重要的信息?我们到底怎么确定前景信息或者背景信息呢?这些都不是很容易跟学生解释清楚的。

张黎(2003)采用了“有意”和“无意”这一对概念来解释动前、动后“在L”的区别。他认为动前的成分是有意的,是主体对事件或者动作本身以及所涉及的场所、性状、方式等语义范畴的自觉性的关照。动后的成分是无意的,是上面的那些语义范畴经过动作后,超越主体的意识而形成的客观态势。举例来说,“小王在黑板上写”和“小王写在黑板上”中,对于主体“小王”来说,“在黑板上”出现在动前是有意场所,出现在动后则是无意场所。张黎认为,对主体而言,有意范畴表达的都是主体的选择、判断和目标,而且也都是先于动作或与动作同时存在的。与此相反,无意范畴具有客体性、后时性的语义特征。另外,“在L”在动前一般是特定的,在动后一般是非特定的。

            张黎的解释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这可能是汉语里基本句式的特征。但还不能涵盖所有句式。比如,“我想写在黑板上”和“我想在黑板上写”这两个句子中,前一个句子中的“在黑板上”似乎不能说不是主体“我”的自觉性选择。又比如,“你不要写在墙上,写在黑板上吧” 中的“黑板上”也很难说不是有意选择的场所。

            以上介绍了近年来有代表性的几位学者的看法。大家基本上都认为AB两式是有区别的。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多大,由于各人分析角度的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在L”的功能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概括。

 

2.  A式和B式句中受事宾语的不同

 

A式句子中,宾语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但在B式句子中,宾语要受到一些限制。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A式句:

1a)他就把我写对子用的大抓笔借去,马圈粉墙上写下四个斗大的黑字。(汪曾祺/王全)

2a)碰到有典故的地方,回身黑板上写下那几个字,然后讲解。(邓友梅/无事忙杂记)

B式句:

1b)这位吕仙人老来这儿……,他写下一首诗岳阳楼上。(余秋雨/洞庭一角)

2b*碰到有典故的地方,回身写下那几个字黑板上,然后讲解。

 

A式句中,1a) 的受事宾语“四个斗大的黑字”是无定(indefinite)的,而2a)中的受事宾语“那几个字”是有定 (definite) 的,两种句子都可以找到很多用例。由此可以看出,A式句里的受事宾语没有什么限制,不管是有定还是无定都可以。但在B式句子中,1b) 句没有问题,2b) 句却不能成立。这是因为2b) 中的受事宾语“那几个字”是有定宾语,凡是宾语是有定宾语的都不能用B式句。也就是说, B式句中的受事宾语不允许是有定的,必须是无定宾语。只要宾语是无定的,A式句、B式句都成立。

 

3. 两种句式中受事宾语和“在L”的关系

 

3a)那天王先生酒馆喝了三瓶酒。

3b)  *那天王先生喝了三瓶酒酒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3a) 3b) 中的受事宾语都是“三瓶酒”,是无定宾语,根据第二部分中的分析,有无定宾语的句子,用AB两种句式中的哪一个都可以。但事实却是3b) 句不成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B式句子除了以上对受事宾语的限制以外,还有其它限制。下面是更多的例子:

 

4)  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撕下那烟盒,匆匆地写了几个字在上面。(方方/桃花灿烂)

5) 我们一篮一篮的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的放进嘴里。(鲁彦/故乡的杨梅)

6)  *我捉了一条鱼在湖里。

7)  *小李昨天看了两个电影在宿舍里。

 

首先,上面四个例子中所有的受事宾语都是无定的。例4)和例5)句没有问题,例6)和例7)两句却不能说。这是因为4-5)句中的动后宾语在其动作发生或实现之后都能达到“在L”这一处所,而6-7)中却没有这种变化。也就是说,例4)中的“写”这个动作,使宾语“几个字”达到了“在上面”这个处所。但例6)中的“捉”这个动作没有是其宾语“一条鱼”达到“湖里”。同样,例7)中的“两个电影”并没有通过“看”这个动作的发生而达到“宿舍”这一处所。因此,B式中的受事宾语必须能在动作发生后达到“在L”处所,例6-7)均不符合这一条件,所以句子不能成立。

 

4.  AB两种句式的语义区别

 

以上我们讨论了限制B句式出现的两个条件。那么符合了这两个条件的B式句子,在语义功能上到底跟与之相对的A式句有些什么区别呢?

            我们先说说“在L”的语义指向问题。对于“在L”的语义指向,我们上面说过,目前学界的看法还不统一。俞咏梅(1999)认为不管是动前还是动后的“在L”,它们的语义指向相同,都是指示动作的方向。范继淹(1982)认为“在L 在我们的B式句中表示的是动作达到的处所或状态呈现的处所,也就是说是指动的。王还(19571980)、沈家煊(1999)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在L”在动前指动,在动后指物。根据我们的分析,“在L”在AB两种结构中的语义指向如王、沈二位先生所说,是有区别的,在A中是指动,在B中是指物。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8)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9)他写了几个字在黑板上

 

8) 中的“在黑板上”是指示动作“写字”发生的处所,例9)中的“在黑板上”则是指宾语“几个字”达到的处所,跟动作无关。换句话说,B式中的“在L”只能指向宾语的处所。如果不是宾语的处所,比如例6)中,“湖里”不是宾语“一条鱼”的处所,那么句子就不成立。但如果我们把“捉”换成“放”,变成“我放了一条鱼在湖里”,句子就成立了。因为“放”这一动作的实现使“一条鱼”的处所成了“湖里”。

            其次,我们认为,“在L 的语义功能在A B两种句式中是不同的。俞咏梅(1999)、崔希亮(2002)、张黎(2003)等都认为“在L”在动前和动后功能有区别,虽然他们描写的角度不同。俞咏梅用表示预期动作方向和表示已然终点来区分AB两式中“在L”的功能;张黎用“有意”和“无意”来解释,崔希亮则用“背景信息”和“前景信息”来描写。张黎的“有意”和“无意”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但对于象例10)这样的句子,却不容易解释。

 

10)        把武存忠的衣裳洗干净,压板正,又不声不响放了两块钱在那衣裳口袋内,等武存忠来取。(邓友梅/那五)

11)        一九四九年初,一个名叫谭良的国民党军官,指挥工兵排在小城烟埋下了十颗定时炸弹。(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12)        他整理了卡片,然后取出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九个格 。(张承志/北方的河)

13)        他修好的鞋没处放,就在板壁上钉了许多钉子,全都挂起来。(汪曾祺/皮凤三楦房子)

 

            按照张的说法,上面例10) 中“那衣裳口袋内”应该是无意场所,是超越主体意识而形成的。但根据上下文, “在那衣裳口袋内” 不能说是超越主体意识而形成的无意场所。我们认为,用“预选处所”和“实现处所”来说明两种句式中的“在L”更合适。“预选处所”是句子的“主体”为动作选取的处所,而“实现处所”则是动作发生后受事达到的场所。如果我们把例10)中的在L叫做“实现处所”,就不牵涉主体的意识问题,也容易解释。

            11)中,“小城烟”显然是主体预先计划好的埋定时炸弹的场所,所以应该用A句式。如果换成B句式,变成“一九四九年初,一个名叫谭良的国民党军官,指挥工兵排埋下了十颗定时炸弹在小城烟”听起来就有些怪。一般来说,“预选处所”是动作发生之前的已知处所,属于旧信息。“实现处所”则是动作发生前的未知处所,是新信息。我们认为现代汉语句子的信息排列原则基本上是已知信息在线性句子靠左的位置,新信息出现在靠右的位置,新信息是一个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例12)主要是叙述他前后做的几件事,即“整理卡片”“取纸”,“画格”。而“在纸上” 根据上下文属于已知信息,是预选处所,所以它在动词前。如果把“在纸上”挪后,句子变成“然后取出一张纸,画了九个格在纸上”就没有原句好,其原因就是因为出现在靠右的句法位置上,“在纸上”听起来很像是新信息。而上文中它已经出现,属于旧信息。所以它不应该出现在代表新信息的B式位置上。例13)中,“在板壁上”是主体的预选处所,所以不出现在动后。如果出现在动后,成了“他修好的鞋没处放,就钉了许多钉子在板壁上,全都挂起来”,听起来就好像“板壁上”是句子要表达的重心,意思就不对了。

 

14)        陆建设悠悠吸着烟,瞅准时机在自己面前铺开一张报纸,在报纸上摆了三张扑克牌,其中有一张红桃K。(池莉/你以为你是谁)

15)        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同样,例14)中的“在报纸上”之所以出现在动词前,是因为上文已经提到过“报纸”,属于已知信息,而且它也是动作的预选处所。在例15)中,句子的主要意思是说“写题记”这一事件,而非写题记的处所,所以不能说成“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写两行题记在书后”。我们再看下面的例子:

 

16)        他放了两块钱在桌子上。

17)        *他建了一座雕像在法国。(盖)(-举办画展)

 

17)跟16)的语序是一样的,它们的受事“两块钱”、“一座雕像”也都是无定宾语的,而且,动作“放钱”发生后,“钱”就在桌子上了,同样,“建雕像”实现后,“雕像”也达到了“在L”场所。那么,为什么17)中的句子不成立呢?这是因为汉语中有的动词,它们的词汇义本身就包含了对动作“处所”的选择,例17)中的“建”这个词就属于这类词,我们要“建”任何东西,一般要有预先计划的场所,因此包含这类动词的句子,基本不会出现在B式句中。如果我们用了B式句就感觉哪儿不对劲。同样,“办晚会”一定有一个有意识的预先选择的场所,用了B式句表达的就不是预选场所了。这些不成立的句子可以反过来证明A式句中的处所的确是主体的“预选处所”。

 

5. 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看出,A式句的运用范围比B式要宽泛得多,而且A式和B式两种句式是有区别的。首先,A式句中的受事宾语是自由的,而B式中的受事宾语必须是无定的,而且宾语必须在动作发生后,“位移达到”“在L”的场所;其次,AB两式中的“在L”的语义指向也不同,“在L”在A句式中指动,在B句式中指物;另外,AB两式中的“在L”语义功能也有区别:在A式中它指示主体的“预选处所”,在B式中指示事件的“实现处所”。关于AB两种句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向学生解释:

            第一,A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比B句式更常用,用得更普遍。B句式使用率不高。两者的不同不是本质上的,A句式强调主体对动作处所的预先选择,B句式强调受事宾语达到的处所。

            第二,在运用B句式时,一定要确定受事宾语是“无定”的,而且受事宾语要“位移达到”“在L”的处所。否则不能用此句式。

            第三,即使符合了以上条件,有些B式句子仍然不成立,还要看动词词义中是否具有“预选处所”的功能。

            总而言之,A句式重在描写在某处发生了某事,是关心“发生了什么”, B 句注重的是有物出现在某处,关心的是“在哪儿?”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学生在翻译“He put several apples on the table”这类句子时,选择A句式或者B句式都可以。因为句子强调的是事件发生的处所抑或受事到达的处所并不清楚。人们对句式的选择可以反映说话人对事件和处所关系的认识。

            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语言单位结合以后形成的整体概念不等于一个个孤立的语言单位概念的相加之和。有人说:太太加上先生是几个人?答案不是两个人,而是一家人。这正像沈家煊(1999a)所说的“完形”的概念:句式是一个完形,完形意大于不等于各个语言单位的相加之和。我们上面讨论的AB两种句式也说明了这一点:两个句子中所用的语言单位尽管完全相同,但由于组合语序不一样,就生发出不同的结构义。

 

 

参考文献

 

沈家煊 1999)中国语文                   字句和字句

崔希亮 2002)汉语学习                   空间关系的类型学研究

戴浩一 1988)国外语言学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黄河译。

邵洪亮 2003)台州学院学报           表处所的字句研究综述

王还     1957)中国语文                  

            1980)语言教学与研究       再说说

俞咏梅 1999)中国语文                   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

袁毓林 2001)汉语学习                   语言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张黎     2003)世界汉语教学           "有意""无意"--汉语"镜像"表达中的意合范畴

张赪     1997)语言教学与研究       论决定L+VP”“VP+L”的因素

            2001)中国语文                   现代汉语介词词组L”与动词宾语的词序规律的形成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宗丽     1999)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VO L”格式中的动词语